大家都知道社保是國家強制要求公司給予員工繳納的,主要是為了保障員工在生育、失業、退休、受工傷、得病時候有一定的經濟補償。因此社保是非盈利性的,帶慈善性質的社會保障福利。中國作為世界上幾個人口大國,在社會福利保障制度方面是非常完善的。現如今的社會,基本上是人手一張社保卡,但很多人對社保卡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對于如何查詢、修改社保卡內信息都是不知道怎么辦,而且很多人對社保卡有什么用都不是太了解,今天我們就帶大家了解社保卡。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障卡是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統一規劃,由各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面向社會發行,用于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各項業務領域的集成電路(IC)卡。
1.個人社會保障相關信息記錄、電子憑證和信息查詢等;
2.記錄參保人員姓名、身份證號碼、出生年月、性別、民族、戶籍所在地等基本信息;
3.查詢本人養老、失業、醫療、工傷和生育保險繳納情況;
4.可持卡到醫院就醫,進行醫療保險個人賬戶結算,到藥店買藥;
5.辦理醫療、失業、養老、工傷和生育等社保事務;
6.查詢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累計總額等信息;[4]
7.辦理領取養老金等社保事務,進行求職、失業登記,申領失業保險金,申請參加職業培訓等。
8.用于身份證明。
社保卡制作完成后逐級下發,先由卡服務商發送到社保中心,由區縣社保中心負責通知參保單位到區縣社保中心或到指定地點領取,參保單位領取后發放給個人。
持卡就醫仍以醫保手冊選定的定點醫療機構為準,以及其他不用選為定點也能報銷的A類醫保醫院、專科醫院、中醫醫院等。
就醫不帶卡不能報銷。到定點醫療機構就醫,必須出示醫保卡。未出示醫保卡的,所發生費用由個人全額負擔,醫保基金不能支付。
交費時,需將社保卡和繳費單據一起交給結算人員。繳納個人自付、自費部分費用。
拿到結算單據后,核對單據上的各項內容,收回社保卡。
社會保障卡卡面和卡內均記載持卡人姓名、性別、公民身份號碼等基本信息,卡內標識了持卡人的個人狀態(就業、失業、退休等),可以記錄持卡人社會保險繳費情況、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信息、醫療保險個人賬戶信息、職業資格和技能、就業經歷、工傷及職業病傷殘程度等。
社保卡社保信息,可持卡到卡服務網點由工作人員幫助查詢或持卡在自助終端機電子觸摸屏上自助查詢。社保卡金融信息,需持卡通過銀行營業廳或任意銀行ATM機查詢。
修改卡內信息需要由參保單位持參保人員的社保卡和醫保手冊,到區縣社保中心或醫保中心辦理變更手續。
持卡人應通過單位將社保卡與身份證復印件交回區縣社保中心,由社保中心聯系相關部門進行統一制卡。如果照片與本人不符,需要同時提交符合二代身份證要求的一寸、免冠彩色、白底照片一張。搭載金融功能的社保卡在交回社保中心的同時,需領取信息有誤人員的《領卡證明》。
操作預掛失后找到了自己的社保卡,如何撤銷預掛失:
如果著急就醫,持卡人可以帶上社保卡及身份證到任意的社保卡服務網點辦理撤銷預掛失手續,撤銷后社保卡可以立即使用;若不著急就醫,社保卡預掛失有效期是10天,10天之后自動解除掛失,社保卡就可以使用了。(加載金融功能的二代卡,社保和金融功能需要分別撤銷預掛失。)